校社科字〔2010〕86号
校内各有關單位:
為鼓勵高等學校組建研究團隊,圍繞特定領域或問題開展長期跟蹤研究,及時向黨和各級政府,以及重要行業與領域提供決策咨詢和信息服務,以進一步擴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社會效益,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申報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報告資助項目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10] 126号),設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報告資助項目。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1.成果形式
申報成果為年度(季度)性研究(發展)報告,至少已連續公開發布或出版3年。報告名稱具有連貫性。已納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皮書”系列的除外。
2. 編寫隊伍
主編署名可以為個人、課題組或研究機構。主編或負責人須為高校專職教師。研究團隊内外聯合、主要成員相對穩定。
3.成果内容
(1)方向正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2)主題突出。所研究和關注的是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中重大現實問題。(3)觀點鮮明,論據充分,資料翔實,數據準确,邏輯嚴密,方法科學,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和前沿性。(4)學風優良。成果符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要求。(5)研究報告已産生重要社會反響,包括得到同行和社會積極評價,被實務部門采納應用。
二、經費資助
教育部每年資助30萬元左右,三年為一資助周期。鼓勵課題組多渠道籌措研究經費。
三、約定任務及要求
1、封面标識及出版樣式由社科司統一設計,受資助研究報告正式出版時須遵照使用,以保證總體風格相一緻。
2、關于成果報送。鼓勵廣辟渠道,多途徑報送研究報告成果,特别是及時主動地将相關對策建議報送上級領導、黨政機關和相關實務部門。研究報告最新成果須及時提交《專家建議》(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秘書處)或《成果摘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成果處)使用,具體要求詳見教社科司函[2010]73号、100号文件相關規定。
3、積極擴大研究報告社會影響。(1)與國家級報刊媒體進行合作,每年(季)公開發表(布)研究報告核心成果。(2)每年召開成果發布會暨相關專題研讨會,邀請有關部門和單位、新聞媒體、專家學者參加。觀點和數據公開發布堅持内外有别、正面引導原則,切實維護學術安全。
4、加強原始數據的搜集、調查,不斷擴展數據庫容量,提升實證研究水平。切實加強數據安全管理。
四、考核評估
三年為一評估周期,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組織專家進行綜合評估,不合格的将停止資助。課題組每年向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報送3套出版物,并提交一份自評報告。
五、申報要求
1、請按要求認真填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報告項目申請評審書》(以下簡稱《項目申請書》)。
2、本項目采取限額申報的方式進行,我校推薦項數不超過2項。
3、申報材料包括《項目申請書》一式7份及電子版、近三年研究報告3套。
4、所有申報材料統一用A4紙雙面印制。
5、申報截止日期及申報地點:請各申報單位将申報材料于2010年8月18日報送至社會科學處,逾期不予受理。
聯系人:劉坤 鐘鳴 聯系電話:85166117 電子郵箱:kun@jlu.edu.cn
附件: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報告項目申請評審書
2.教社科司函[2010]73号
3.教社科司函[2010]100号
社會科學處
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