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社科字〔2010〕62号
校内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減災政策理論研究,深入研讨減災理論和實際問題,為減災事業科學發展提供新思路、新舉措、新見解,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近日發布2010年政策理論研究課題指南,現将具體信息通知如下:
一、課題方向
(一)綜合減災戰略、理論、政策研究
要求:1、對國内外防災減災的現狀進行研究,歸納概括“十一五”以來我國防災減災出現的新特點、新理念和新變化,分析我國防災減災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提出我國綜合減災的發展戰略。2、對國内外防災減災理論進行梳理,歸納概括防災減災前沿理論,提出我國綜合減災的理論基礎。3、對國内外防災減災政策研究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我國防災減災政策研究的框架和思路,以及優化我國防災減災政策的意見和建議。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防災減災的影響研究
要求:1、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自然災害、災害風險的影響。2、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防災減災工作的影響。3、研究國外為适應氣候變化采取的防災減災措施。4、提出我國适應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
(三)加強城鄉社區綜合減災能力建設研究
要求:1、對我國城鄉社區綜合減災能力建設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我國城鄉社區綜合減災能力建設的成效與不足。2、對國外社區減災進行研究,總結國外社區減災的經驗和做法。3、結合我國城鄉社區減災的實際,提出反映我國城鄉社區綜合減災能力建設的指标體系。4、提出加強我國城鄉社區綜合減災能力建設的政策建議。
(四)減災教育與公衆減災意識培養研究
要求:1、對我國減災教育和公衆意識培養的内容、方式和效果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我國減災教育和公衆減災意識培養的成效與不足。2、對國外減災教育和公衆減災意識培養進行研究,總結國外減災教育和公衆減災意識培養的經驗和做法。3、提出我國減災教育和公衆減災意識培養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五)新型救災保險制度研究
要求:1、對我國救災保險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我國救災保險的成效與不足。2、對國外救災保險進行研究,總結國外救災保險的經驗和做法。3、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和災害發展的趨勢,提出今後我國救災保險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議。
(六)城市減災研究
要求:1、對我國城市發展和城市減災現狀進行研究,分析我國城市減災的成效與不足。2、對國外城市減災進行研究,總結國外城市減災的經驗和做法。3、提出我國城市減災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七)減災救災的社會參與機制研究
要求:1、對我國減災救災的社會參與進行研究,分析我國減災救災社會參與的成效與不足。2、對國外減災救災社會參與機制進行研究,總結國外減災救災社會參與的經驗和做法。3、提出我國減災救災的社會參與機制和政策建議。
(八)《防災減災法》立法研究
要求:1、從我國自然災害應急法律規範體系現狀、防災減災的現實需求等方面研究制定《防災減災法》的必要性;2、研究制定《防災減災法》的可行性;3、研究并提出《防災減災法》的性質、定位和主要内容;4、研究制定《防災減災法》具體工作思路。
二、申報規程
(一)申報資格和條件
以上選題面向科研機構、高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
申報者為從事與課題相關的工作,具有一定研究基礎的單位。鼓勵聯合申請,但原則上聯合單位不超過3個,且要明确各方所承擔的工作和責任。
(二)申報材料
請申請教師填寫《2010年減災政策理論研究項目申請表》(附件1)和《課題論證》活頁(附件2)。請用計算機填寫,A3紙雙面印刷、中縫裝訂。
(三)申報時間
申報截止日期為2010年6月8日。請各單位科研秘書于規定日期前将申請表》和活頁(各一式4份)報送社會科學處加蓋單位公章,同時提交電子文件。
(四)課題論證
所有申報課題一律實行國家減災委專家通訊初評,通訊初評采用活頁匿名方式進行。活頁論證的字數不超過4千字。
(五)經費資助
每項委托課題給予适當經費資助,平均資助額度為5萬元。資助程序為:經專家組評審立項後,由國家減災委辦公室與承擔單位簽訂項目合同書,預付50%的課題經費。餘款待課題成果驗收合格後撥付。沒有完成研究任務或自行中止研究的課題,将停止撥款。
三、研究要求及成果形式
(一)研究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立足實際、着眼長遠,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為新時期減災事業科學發展開拓新思路、新理論、新對策。
1.申報課題圍繞上述研究範圍,結合減災救災中前沿、重點、難點、突出矛盾和主要問題,确定更為具體的研究對象和題目。不鼓勵直接用課題範圍和研究方向的标題作為申請課題題目。研究成果要求觀點明确,内容翔實,文風嚴謹,行文規範。
2.課題報告一般應為政策研究,主要結合國外經驗、立足國内實踐,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議。基于數據研究、模型研究的結論和描述需用通俗易懂方式表達,建議把數據研究、模型推導過程等作為附件。課題報告必須有不少于3千字以上的對策建議。
3.課題報告必須有案例、實證、調研、數據分析,或者有國内外經驗剖析,這些内容不少于總報告字數的1/4。課題報告中涉及的概念、理論、背景、研究框架等請用簡略和概述方式撰寫,原則上不超過1000字。
4.課題報告書的編排格式:題目為宋體三号居中;文内标題及正文為宋體四号;文字間距為固定值25磅;文中注釋采用頁面下方腳注形式。參考文獻宋體五号附于文後。
5.課題報告封面上方1/3處,用宋體,三号字加粗,居中,寫上“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2010年減災政策理論研究課題報告”;封面1/2處,用黑體,小二号字,居中,寫上課題報告名稱;封面下方1/3處,用仿宋、小三号字,居中,分三行,分别寫上:項目主持人,主持人所在單位,項目完成時間。
6.研究成果未公開發表,力求原創性、開拓性、實用性,文字責任由課題作者承擔。
7.課題完成期限為2010年12月20日。請将課題成果以書面和電子文本兩種方式報送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政策研究部,并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電話、電子郵件等信息。
(二)成果形式
研究課題的最終成果為書面研究報告。研究成果由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專家組成評審組評審驗收并頒發結題證書。
課題研究報告不少于3萬字,一般應為總報告形式,若有專題調研報告、重大問題研究分報告、相關研究資料等分報告,原則上每篇不超過5千字。
社會科學處聯系人:鐘鳴 電話:85166117 E-mail:zhongming@jlu.edu.cn
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政策研究部聯系人: 陳廈 朱曉丹 電話:010—63587508
E-mail: chensha@ndrcc.gov.cn zhuxiaodan@ndrcc.gov.cn
通訊地址:北京市宣武區白廣路7号 郵編:100053
附件:
1.2010年減災政策理論研究項目申請表
2.《課題論證》活頁
社會科學處
二一年五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