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林 省
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文件
吉社聯字[2009]17号 簽發人:邴 正
2009年吉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征文通知
省内各高校、科研部門以及相關單位,各市(州)社科聯、省級各學會(協會、研究會):
吉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拟于2009年11-12月舉辦(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年會由學術大會、專題研讨會和學會學術活動等系列活動組成。為辦好此次學術年會,特向有關單位征集學術年會論文。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年會主題:
中國崛起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二、主辦單位:
(一)學術年會的學術大會由省委宣傳部和省社科聯主辦;
(二)五個專場研讨會由省社科聯分别與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吉林省委黨校、北華大學聯合主辦。
三、專場研讨會主題:
(一)“中國崛起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專場(由吉林大學主辦);
(二)“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合作”專場(由吉林省社科院主辦);
(三)“關注民生與社會和諧”專場(由東北師範大學主辦);
(四)“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專場(由省委黨校主辦);
(五)“文化建設與發展”專場(由北華大學主辦)。
四、征文要求及投稿形式:
(一)緊扣學術年會主題或專場研讨會主題,緊密結合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有較強的理論性、前瞻性、創新性、針對性和應用性,征文選題可參考《學術年會征文指南》;
(二)未公開發表,字數在5000-8000字以内,并附上800字内容提要;
(三)引文和史料以頁下注形式注明出處,參考文獻置于文末;
(四)征文采取網上投稿,Word文檔格式,首頁注明所參加的專場研讨會的名稱、作者單位及聯系方式,于11月15日前分别發至吉林省社科聯學會處和專場研讨會主辦單位郵箱;
1、省社科聯學會處郵箱:mby11111@126.com
聯系人:孟八一,電話:0431-84639400,13624491005;
2、吉林大學社科處郵箱:yangwg@jlu.edu.cn
聯系人:楊維國,電話: 0431-85166199,13039312355;
3、東北師範大學社科處郵箱:songq830@nenu.edu.cn
聯系人:宋強,電話:0431-85099305,13604425817;
4、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
郵箱:jilinkeyanchu@163.com
聯系人:孫利豔,電話: 0431-84638377,13504432152;
5、中共吉林省委黨校科研處郵箱:jldxlgh@163.com
聯系人:劉國華,電話: 0431-85885057,13943003931;
6、北華大學科研處郵箱:bhkj2003@126.com
聯系人:王文昭,電話:0432-4608072,0432-8520888。
(五)各高等院校、黨校、社科研究機構科研處要廣泛宣傳,認真做好學術年會征文組織工作。各學會要圍繞學術年會主題,積極組織會員撰寫論文,并向相關專場研讨會選送3—5篇優秀論文,同時結合自身優勢和學科特點積極組織召開學會學術年會。
五、其它事項
由各專場研讨會主辦單位确定入選論文,作者為專場研讨會的參會代表,專場研讨會評出的優秀論文作者參加學術年會大會,優秀論文作者獲“2009年吉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獲獎證書”,入選論文将收入學術年會文集。獲一等獎的成果參加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可适當加分,并直接獲得“吉林省社科聯優秀成果獎”。
熱切期盼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積極參與、共襄盛會!
附件:2009年吉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征文指南
二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主題詞:學術年會 征文 通知
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辦公室 2009年10月25日印
附件:
2009年吉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征文指南
一、中國崛起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吉林大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與中國崛起;
中國崛起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與中國崛起;
中國崛起與軟實力建設;
中國崛起中的國家形象塑造與國際傳播戰略;
中國崛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
中國崛起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中國崛起與中國外交戰略;
中國崛起與國際秩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路徑探析;
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理念、模式與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平崛起的内涵與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研究。
二、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合作(吉林省社會科學院)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與東北亞合作面臨的新形勢;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功能建設與對外開放;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合作的基本路徑和機制創新;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合作的政策研究;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對外合作的園區建設與平台建設;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的資源、能源合作;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産業合作及現代工業體系建設;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的生态環境合作;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的科技合作及産業結構調整;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合作中的物流建設及現代服務業發展;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與東北亞合作的前景分析。
三、關注民生與社會和諧(東北師範大學)
農民工、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群體利益分化與沖突問題研究;
福利社區的規劃與建設問題研究;
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
政府信任危機問題研究;
民間組織的發育與功能發揮問題研究;
醫藥食品安全保障問題研究;
老年福祉問題研究;
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問題研究;
城鄉教育的公平性問題研究;
關于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問題研究;
關于我國農村醫療衛生制度深化改革研究;
我國失業與社會保障制度研究;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與培訓研究。
四、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省委黨校)
新形勢下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思考;
如何把握黨所處的曆史方位與執政環境;
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新形式、新途徑和新方法;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問題;
黨的建設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問題;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問題;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問題;
新形勢下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問題;
黨的科學領導制度問題;
中國共産黨六十年的執政經驗;
新形勢下健全和完善黨内民主運行機制問題;
關于完善黨内選舉制度;
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問題;
創新黨的基層活動内容與方式問題;
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格局問題;
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問題。
五、文化建設與發展(北華大學)
文化體制改革問題研究;
文化産業發展問題研究;
曆史文化問題研究;
社會文化問題研究;
城市文化問題研究;
企業文化問題研究;
校園文化問題研究;
網絡文化問題研究;
市場文化問題研究;
地域文化問題研究;
生态文化問題研究;
民族文化問題研究;
跨文化問題研究;
大衆傳播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