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法規字[2008]2号
校内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學校決策與管理的科學化,推動學校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學校決定開展“吉林大學發展研究”。目前研究選題已經确定,現面向全校公開招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吉林大學發展研究”是學校組織開展的一項面向校内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性研究,旨在為學校事業發展提供有用的決策參考和工作對策。研究要着眼于學校事業發展的全局和未來,整體謀劃和設計學校長遠發展戰略,針對學校發展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出有效的對策建議,最終形成學校可資參考和應用的高質量、高水平研究報告和工作(規劃)方案。研究要深入、細緻、全面,成果要可信、可行、可用。通過研究的開展,推動學校各項工作邁上新台階,促進學校事業大發展。
二、研究選題
經研究,确定研究專題如下:
1、吉林大學事業發展戰略規劃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發展曆史的回顧與經驗總結;學校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機遇與挑戰;學校“十二五”和到2020年期間的戰略目标與主要任務、重大戰略措施;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具體對策和思路等。
2、吉林大學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管理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學校領導體制的完善;校院兩級管理的實施辦法;管理機構改革;财務、資産、後勤等方面管理改革與工作創新;學校資源的優化配置等。
3、吉林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戰略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學科發展的現狀及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學校“十二五”和到2020年期間學科建設的主要目标與任務、措施;學科組織與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重點學科、優勢學科、特色學科及學院的發展;學科評估等。
4、吉林大學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與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三支隊伍”的現狀;“三支隊伍”建設面臨的形勢;學校“十二五”和到2020年期間“三支隊伍”建設的目标、任務與措施;各項人事制度的完善和工作創新等。
5、吉林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本科生培養工作現狀及面臨的形勢與任務;本科生招生制度的改革與創新;本科生教育及管理理念的創新;本科生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管理創新;本科生培養模式創新與工作體系的完善;本科生學分制和通識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本科生課程改革與管理創新;本科教學的促進與發展等。
6、吉林大學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與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研究生培養工作現狀及面臨的形勢與任務;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與創新;研究生教育及管理理念的創新;研究生資助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完善;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管理創新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生教學的促進與發展等。
7、吉林大學學生事務管理改革與創新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學生權利保障的體制與機制創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和工作創新;貧困學生救助體系的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保障體系構建;學生評價體系的完善與工作創新;學生工作隊伍建設與工作創新;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管理創新;學生注冊管理工作體系的完善與工作創新;學生就業服務與管理工作體系的建構與工作創新等。
8、吉林大學科研管理創新與學術創新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科研發展的總體規劃;科技與人文社科研究的組織管理創新;科研與學術組織機構的改革;科研評價體系的建構與完善;科研質量保證體系的建構與完善;學術道德建設的制度與工作創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制度和工作創新;學校主辦的學術出版物的水平和影響力提升等。
9、吉林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學校的校史與校風、傳統與特色的繼承與發揚;學校辦學理念與核心價值體系的創新與構建;現代大學精神的建構與弘揚;制度建構與制度文明;現代大學生活的構建與校園文化發展;構建和諧吉大的文化保障機制等。
10、吉林大學對外關系發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對外公共關系體系構建與總體規劃;校友發展、社會服務、資金籌措、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的管理與工作創新等。
11、吉林大學數字化校園建設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數字化校園的總體規劃與設計;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主要目标、任務與措施;數字化校園的條件保障等。
12、吉林大學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的改革與創新;和諧吉大建設與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教育、制度與監督并重的懲防體系建設與紀檢、監察、審計工作創新;維護學校安全穩定中的工作創新等。
13、吉林大學校園規劃與建設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校園布局與基本建設的規劃與設計、目标與任務、對策與措施;學校校園環境管理、基本建設管理的體制、機制與工作創新;校園建築的質量保證體系;房地産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
14、吉林大學醫學教學科研與醫院發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醫學教學、科研與臨床醫療關系研究;醫學教育體制改革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醫學科研管理體制改革與學術創新;附屬醫院管理體制改革與現代醫院制度建構;校區醫院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等。
15、吉林大學考核評估(評價)體系建設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學校考核評估體系的總體規劃與設計;學校教學評估、科研評估、管理工作評估、學科評估、部門及人員績效評估、學生評價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具體措施等。
16、國内外高水平大學個案比較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我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及國内具有代表性的知名高水平大學内部管理的比較研究及對我校的啟示等。
17、吉林大學産業規範建設與發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産業規範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學校經營性資産管理體制及運營機制;校辦全資企業改制模式及相關問題;學校知識産權等無形資産的轉化和産業化機制;産學研結合與産業可持續發展;學校參、控股公司制企業的成長性分析;學校參、控股公司制企業的融資上市等。
研究采取課題立項的方式,經評審确定的課題列為學校人文社科項目進行管理。各項專題的具體研究内容,由課題申報人參照上述每個專題的主要研究内容進行論證申報,經專家組評審後确定。課題分兩類實施:一類是工作需要須在年内完成的課題,如第14項專題等,要求今年12月30日前結題驗收;其他課題要求在2009年9月30日前完成。項目申報人可對所申報課題的完成時間進行論證,凡是可以在年内完成的,盡量争取在年内完成。最後哪些課題要求年内完成,由評審組評審并報學校确定。
三、基本要求
1、課題論證要詳細嚴謹,研究要密切結合學校實際,樹立問題意識,突出針對性,體現戰略性、規劃性和對策性。每個課題都是學校發展戰略與規劃的一個子戰略、子規劃,各課題組要本着對學校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從學校事業發展的全局和長遠出發,面向學校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以嚴謹求實的态度,認真研究并提出有針對性、有創見性的發展戰略構想和工作方案,通過翔實的資料數據和嚴謹的分析論證、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和工作對策來說明問題、解決問題。
2、研究要建立在大量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要遵循學術研究的基本規範,理論與實證相結合、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綜合運用文獻資料梳理、對比分析、問卷調查、重點訪談、集體讨論、座談會等多種方式,摸透學校發展運行中的基本情況,找準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深入剖析,認真總結經驗,廣泛吸收借鑒,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要充分體現調查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3、課題組原則上要跨學科、跨領域組成,各課題還應吸收相關主管部門的人員參加,如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與人才隊伍建設研究課題,應有人事處人員參加,做到教師與行政人員的有機結合。課題組組長由牽頭申報課題的教師或科研人員擔任。課題實行課題組組長負責制。課題組既是研究小組,也是工作小組,内部要有詳細的工作計劃和明确的任務分工。
4、最終成果形式為通過評審的專項研究報告和工作(規劃)方案。課題組成員公開發表與研究成果有關的文章,要經學校事先審核同意。
四、課題申報及評審的辦法與程序
1、校内教師和科研人員申報研究課題,須填寫課題申報表(見附件),申報表要求一式十份,其中一份為原件,其餘為複印件。
2、學校将根據課題申報情況,組織有關方面專家對課題進行評審,确定相關研究專題的課題組。
3、經過評審确定的課題按照學校人文社科項目下達任務。
五、經費資助
學校設立“吉林大學發展研究”專項經費,對研究課題參照校内人文社科跨學科項目的标準進行專項資助。課題經費的使用與管理按校内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辦法執行。
希望各單位高度重視并積極支持和配合這項關系學校未來發展大計的重要工作,廣泛動員本單位教師和科研人員積極申報課題,同時也希望校内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發揚熱愛吉大、關心吉大、研究吉大和發展吉大的主人翁精神,積極踴躍申報課題,發揮特長和優勢,為學校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課題申報截止時間:2008年5月26日16時。課題申報人請将課題申報書(包括電子版)于截止日前送政策法規辦公室。
地點:校部行政樓910房間
聯系人:孫勝平 龐曼維
聯系電話:85168344
政策法規辦公室
社 會 科 學 處
2008年5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