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三十期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16-01-04點擊:

         20151231日下午,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吉林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三十期期學術活動在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匡亞明樓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會議室舉行。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政治學系主任林奇富副教授主持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的主題為“行走東北,經緯城鄉——東北城鄉治理狀況暑期調研經驗彙報交流會”,活動邀請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電子政務系赫泉玲副教授,政治學系殷冬水副教授、彭斌副教授以及朱萬潤副教授作為主要彙報人,以及參與暑期項目調研四個小組的負責人一起,圍繞今年暑期調研項目開展了一次交流對話會。來自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各個年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參與調研學生聆聽了這次交流會。

此次調研是由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共同籌備、組織、執行的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旨在對東北地區的社會城鄉發展狀況和居民社會文化觀念等問題對象開展問卷調查。此次活動曆時數月,問卷走訪工作集中于6月到7月進行,經過四個隊伍、數十名隊員(訪員)分批近一個月的努力、完成了這次橫跨東北三省、遍曆數十縣市、涉足大小鄉鎮、發放數百問卷。

首先,赫泉玲老師作為此次項目吉大方面的主要協調人、聯絡人和參與者,從科學方法規範和程序邏輯層面上,向大家介紹了此次調研至關重要的抽樣和選樣問題。赫老師總結此次抽樣過程,比較和分析了兩種不同的抽樣程式在PPS抽樣、GIS抽樣等抽樣方法譜系中的原理、特點及優缺點。赫老師認為此次抽樣過程對網絡數據和情報資源的科學使用與訓練,是此次調研過程中得到的一筆重要經驗。在此基礎上,赫老師詳細的呈現了在抽樣和選樣之間,如何在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之間、系統性與靈活性之間進行平衡。

殷冬水老師主要從科學研究所要求的進入現場與學術研究創新二者之間的關系,談了此次調研的體會與感悟。殷老師認為,進入現場是學者能提出“真問題”或“好問題”的有效方式,也是學者理解學術艱辛的重要途徑。進入現場為學術研究的“新發現”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将“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二者結合起來。進入現場會提升學術産品的可閱讀性;,同時也為學者挑戰常識提供了契機。

彭斌老師從調研的準備、經過和學理反思三個維度進行了介紹。彭老師同樣認為學者對真實世界的親曆和調查不僅是一種方法意義上的他律,更應是一種本質性的身份和角色認同。失去了對民生百态、紛繁世事、較低現象的關切和謀獵,是學術研究的一種失責。彭老師回顧了自己帶領小組開展調研的有趣經曆、趣味轶事、感人故事。在此基礎上對調研進行了反思,認為調研本身存在美中不足之處。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團隊,在社會調研中通力合作,也是自我的一次深刻洗禮。

最後,朱萬潤老師圍繞此次調研的問卷、調研過程及反思談了談自己的想法。朱老師認為此次調研的問卷和最終訪談,所帶給大家的直觀感受是非常觸動的。當學者懷揣不證自明或者恢弘抽象的學術符号走入真實世界中時,無論準備的多麼理性,都會觸摸到理性世界所難以函括的新現象、新問題。

四位老師彙報結束後,調研團隊的負責人賈茹、韓建力、王志洋、劉傑,從不同角度講述了自己的調研體驗、收獲和反思。彙報結束後,在場師生對彙報調研工作的八位師生進行了互動。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賀競超

 

 

2016年1月4日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