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上午,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吉林大學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政治理論與公共事務工作坊第六期學術活動,在吉林大學匡亞明樓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會議室舉行。
此次活動邀請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龔蔚紅副教授進行學術演講,演講的主題為“勞動收入最大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正義原則”。工作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馬雪松副教授主持,國際政治系副主任于海洋副教授以及來自政治學理論、行政管理等專業的部分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與了此次學術活動。
首先,龔老師簡述了分配正義的價值與分配正義觀的理論化問題。他尤為強調理論化的重要性,并指出其核心在于分配正義原則的确定。
其次,龔老師分析了勞動收入最大化原則的含義。一般而言,國民收入可分為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而勞動收入最大化原則主要處理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的關系,具體含義是:在就業充分、實現了公平的機會平等和起點平等的條件下,當且僅當非勞動收入不能促進勞動收入時,才限制非勞動收入。
再次,龔老師詳述了勞動收入最大化原則的證成以及關于“鈍于禀賦而敏于志向”的比較。他在梳理差異原則論證的基礎上,對羅爾斯認為的道德上的偶然因素(天賦、努力、社會禀賦)提出了質疑,主張努力是可控的,資本積累在初始階段也是可控的。接下來,龔老師對勞動收入最大化原則進行了以自我所有為基礎的證成、交易自願性角度的證成和自由角度的證成。在與差異原則的比較中,龔老師指出了原則本身的區别以及證成的區别,認為差異原則允許剝削、允許不勞動者的利益最大化,而勞動收入最大化原則避免了這些問題。
最後,龔老師對勞動收入最大化原則作進一步闡述。它與“剝削有功”、“利用剝削”等提法有區别,是從全新角度對社會主義本質的闡釋,奠定了資本收入正義性的基礎,有助于促進勞動收入最大化。
演講結束後,與會師生圍繞“勞動”的含義、資本和權力的關系、研究方法、資源稅與遺産稅等理論和現實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讨論。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崔珊珊、韓建力)
2014年12月29日
201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