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推進課程中心建設與推廣應用的通知

發布時間: 2013-09-01點擊:

 

各教學單位:

    為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本科教學,拓展教學空間,實現教學資源數字化和網絡共享,滿足在校本科生同時在線自主學習及師生互動交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校課程中心已于2012年6月正式運行。目前,各學院課程中心建設與應用情況與預期還有很大差距,為此,學校現提出進一步推進課程中心建設與推廣應用的意見,請各單位貫徹執行。

    一、各學院要進一步重視課程中心資源建設和網絡運行工作,加大課程中心的宣傳、使用和推廣力度,以學院為主體,将課程中心應用作為推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措施,改變過分依賴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使課程中心系統應用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自覺行動。

    二、加強課程中心的網絡課程資源建設工作。各學院要制訂推進課程中心建設的整體工作規劃,督促相關課程負責人加快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按照《吉林大學課程中心課程網站建設标準(見附件)》,整合現有網絡資源,兩年内逐步實現全校公共基礎課程、公共選修課和專業主要課程的網絡化。各學院要逐步将現有的網絡資源遷移整合到新的課程中心平台。對于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和新建的網絡資源課程原則上應立足于課程中心平台進行建設。

    三、推進課程中心課程的網絡應用,拓展教學空間,實現教師和學生課堂教學之外的網絡互動與交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本學期學校将實現學生選課系統與課程中心的數據聯動。

    四、加強課程中心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各學院應指定1-2名中青年教師負責課程中心的本學院課程建設和指導,各門課程應指定1-2名助教負責課程資源建設。要逐步建立起保障網絡課程教學的網上助教體系,承擔網上輔導、答疑、批改作業、互動交流、網絡考試和網上評教等工作。

    五、制定和完善激勵政策,加強課程中心推廣應用。學校對于承擔課程中心網絡運行助教工作并完成其規定任務的教師,學院每學年可以按照其主講教師承擔标準時數的1/3核算教學工作量;實施課程中心建設學院整體推進項目,對承擔項目的學院根據課程數量多少予以5-10萬元的經費資助。

    六、各學院在學校組織的課程中心系統培訓的基礎上,自行組織本學院的教師和學生培訓,使廣大師生盡快熟悉和掌握課程中心系統 的使用途徑和方法。

    七、各學院要制定有利于課程中心系統廣泛應用的政策和措施,提高課程中心的普及性。學校将定期發布各學院課程中心建設與應用情況通報,對于網絡資源豐富、建設标準高、應用效果好的學院進行獎勵。

    附件:吉林大學課程中心課程網站建設标準(試行)

 

    附件

 

                                                                       教務處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九日        

 

 

2013年9月1日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