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位于珠江口東岸,與香港一水之隔,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先行先試的地區。1980年,在鄧小平先生倡導下,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在深圳設立。37年間,深圳從一個僅有3萬多人口、兩三條小街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座擁有上千萬人口,經濟繁榮、創新時尚、社會和諧、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的現代化都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迹。
8月3日,“見圳”小分隊的兩名先行成員抵達深圳羅湖區,将在此展開為期五天的實地調研。
8月4日,成員集合完畢。中午的深圳烈日炎炎,但擋不住我們内心的激動,我們一行4人沿着人民南路向北出發。一路上,車流不息,但交通秩序俨然;不久,走過裝飾一新的金光華廣場,就望到了深圳曆史上創造了“深圳速度”的國貿大廈。大廈外挂着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巨幅照片,一座名叫《友誼》的雕塑伫立在大廈廣場上,這座80年代聳立起來的大廈,在林立的高樓裡,仍是耀眼奪目的一座。它是深圳崛起的一個标志,是深圳市民心中無愧的地标之一。繼續往北走,穿過一座人行天橋就能到原老東門集市區。東門一帶是以前深圳當地百姓趕集,集會的地方。現已發展成為一條現代化的步行街。東門既有大型的購物百貨,又不乏平民的批發市場。步行街上人頭攢動,是市民娛樂、休閑購物的好去處。在這裡,文化與經濟交彙,白龍文化廣場的書院裡免費展覽着新派攝影師的攝影作品,令我們目不暇接。
同時,令我們頗有感觸的一個地方是東門美食廣場。不同于其他城市擺在路邊的攤位,美食廣場隐藏在一座商城裡,所以這裡要幹淨、衛生了許多。東門的各座大廈之間都建有互通的天橋,這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路面交通的擁堵,也方便了遊覽購物的人們。
夜幕降臨,大廈外牆的燈光閃耀起來,深圳更加繁華熱鬧。一座城市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永不入眠和絢爛奪目的夜景燈光。登上天橋返回住宿的地方,遠遠地就望見了接下來要參觀的地王大廈和京基100,他們像在無聲地告訴着我們什麼,吸引着我們。深圳這座城市的脈搏在我們的腳下汩汩奔流,我們仿佛能感知到它的心跳,它的勃勃雄心,它在向世界出發。(文:陳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