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2019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系列報道(四)——躬身征程團隊“重溫五四情,青春心向黨”活動

發布時間: 2019-03-06點擊:

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躬身征程實踐團隊一行八人,分赴青島五四文化廣場、北大紅樓、天安門廣場、天津覺悟社紀念館等地追溯五四精神。

溯源——青島五四文化廣場

2019年2月23日隊員劉秋菊來到了五四運動的發源地——青島五四文化廣場以追溯五四精神。事後她在調研日記中寫道:“我們是勝利的一方,卻遭受着戰敗者的待遇和屈辱。意氣風發的學生們怎能忍受?忍辱負重,在這一刻,已經成為了懦夫的代名詞。就像再貧瘠的土地也會有野草的影子,再佝偻的脊梁也會有挺直的一刻,并因着先前的蟄伏,爆發的能量才更強大。”

醞釀——北大紅樓

五四運動的前夜在北大紅樓裡度過,那裡激蕩着五四的熱血。2019年1月10日隊員楊甯、徐植、韓雨廷由此前往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進行參觀。在北大紅樓探尋過五四精神的策源地後韓雨廷寫道:“參觀紅樓不僅僅是為了重溫那段風雲激蕩的曆史,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更重要是用“心”來感知紅樓的脈搏與靈魂,聆聽它帶給我們的新時代的先聲。”

示威——天安門廣場

   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批有志之士在天安門集會示威。2019年2月20日隊員李亦達、王義聰來到此地感受當年的激昂氛圍。李亦達在調研日記裡寫道“在金水橋上,我偶遇一位白發老者,交談中他長歎一聲:中國終于站得更加硬氣了。我被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想到百餘年來的風雲變幻,中國人民從被奴役被欺辱到國家強大民族振興經曆了多少磨難,内心頓時感慨萬千。”

   響應——天津覺悟社

     五四的烈火點燃了,天津、上海、廣州、南京的學生、工人紛紛成立聯合會。躬身征程團隊隊員耿藝萌來到天津覺悟社紀念館和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去追尋天津的一批先進青年的精神血脈。她在參觀後寫道:“九十多年前,20個進步青年,為了探求真理相聚到這裡,為後人留下一本記載他們思想覺悟過程的《覺悟》。在新思潮的推動下,在覺悟的聲浪中,社員們帶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從這裡起步,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最終成長為黨和國家的棟梁之才。九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也應該行動起來,追尋先烈的腳步,完成從探索真理到完善真理的任務。”

在大曆史中依然活躍着衆多能給予後人思想啟蒙的人物。2019年2月25日隊員李璐含來到了杜鳳瑞紀念館。她在調研日記裡寫道:“今天我來到了杜鳳瑞紀念館。或許這裡不像北大紅樓、中共一大會址那麼著名,但在我心裡,就是這裡給了我最早的五四精神、共産黨精神的啟蒙。”

“誓死力争,還我青島!外争主權,内除國賊!”這聲音響徹百年。我們在實地走訪的同時重溯曆史叙事并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所講到的“建立中國共産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的三大曆史性事件。”當然,這隻是“重溫五四情,青春心向黨”的開端。(圖文:躬身征程團隊 責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大學生媒體中心通訊員王菲)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