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同學們的理論水平,加深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思想的認識,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治國理政方針理論,并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共青團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委員會特舉辦“交流互鑒存同心,共建命運共同體”主題學習活動,面向學院各年級、各社團開展自主學習。
在交流學習心得時,多位同學發表了自己的認識與感悟。谷瑛淏(2018級本科生)認為,要實現整個人類的大繁榮、大發展,就必須真正樹立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各個國家攜起手來,真正從一個共同體的維度思考問題,協調各方資源;毛安之(2018級本科生)表示,在全球化新背景、新形勢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展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是中國為世界文明曆史發展做出的又一努力和貢獻;滕亞楠(2018級本科生)強調,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身為青年的我們,也應該為之不懈努力奮鬥,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更好地貫徹“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理念。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既是中國共産黨外交傳統的接續性創造和實踐延伸,也是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發出的聲音,充分彰顯了我們逐步實現和諧共存美好世界的願望。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超越種族、文化、國家與意識形态的界限,世界各國隻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堅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鑒,承載着全人類共同命運的“地球号”才能乘風破浪,平穩前行。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要加強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未來之中國,必将以更加開放的姿态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文: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團委理論宣傳部 責編:大學生媒體中心通訊員嶽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