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部地區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但由于曆史因素影響,相對東部來說整體發展水平偏低。作為對國家益處最大,公益性最強,普及範圍最廣的義務教育卻未能很好的實現公平和平等。發展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對于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公平,加快脫貧步伐,增進人民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為了真實地發現其中的問題和尋找發展的出路,我小組在寒假期間對西部地區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研活動。
在調查訪問中我們發現,家長與教師的交流較少,并且在這種情況大對數集中在一些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當中。成績較好,且認為老師對自己關心的學生中,家長與教師的交流則比較頻繁。因此老師應該多和學生、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并和學生家長一起教育輔導學生,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學生健康狀況一項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健康狀況大多數都比較好,學校能夠對中小學生提供早餐,學生的體育鍛煉也得到了加強。但是學前班的學生不能和小學生一樣得到學校為其提供的早餐。此外,學生佩戴眼睛比例有所增加,因此學校和家庭都應該注意,不要讓學生用眼過度,注意緩解學生用眼疲勞,保證視力健康。
(供稿:楊希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