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來源:學校主頁】6月25日,2018年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現場會在中南大學召開。會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人事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輔導員工作研究分會對“第十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和年度人物提名獎獲得者進行了表彰。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輔導員史慕華副教授獲“第十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


“第十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由教育部主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輔導員工作研究分會、中國教育報承辦,旨在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門力量建設,選樹一批輔導員先進人物,宣傳一批輔導員典型事迹,充分發揮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廣大高校輔導員增強素質能力,提升專業水平,提高工作質量。
人物事迹:
史慕華老師是一名在輔導員戰線奮戰16年的“老兵”。她曾獲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全國優秀教師、省級優秀輔導員标兵等榮譽稱号19項。工作中,她将習近平總書記培養時代新人和“三有”青年的要求貫穿始終,形成了“2+3”即:“思想引領在前、品行養成為基,加強專業素養、培養實踐能力、踐行溫情教育”的工作思路。

思想品行上,史慕華帶領學生學習思政理論、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家國情懷。她在全校率先成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社”,組織學員同學開展時政讨論,選派學員參加海外訪學,在比較、鑒别中增強“四個自信”。迎新時,她注重把學校的紅色基因注入新生校園文化血液。用建校先賢“祖國很大,我要去闖闖”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我校全國先進典型教育引導學生,使教育更生動、更有說服力。2005年起,她帶領學生“參加南風窗“調研中國”公益項目,“用腳丈量祖國,用筆描摹民生”。使之成為全校本科生社會調研的閃亮品牌。她的學生中有兩人,曾在習近平總書記到所在單位視察時,被組織推薦做彙報發言;她的學生為國戍邊,在大比武中4次摘金奪銀、多次榮立二三等功,所帶紅軍連成為集團軍“标兵連”;她的學生紮根西部,成為中國鐵塔西藏公司骨幹中堅,榮獲全司優秀黨員。

實踐培養上,史慕華帶領學生打牢專業功底、建好“第二課堂”、精準實踐教學。“知不深無以明志、行不足哪堪利民”。她搭建學術交流載體,近年遍邀校院内外名家來院設壇講學十餘場,舉辦師生學術文化沙龍十餘期;兩次發起全校本科生學術論壇。她以“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為榜樣,帶領學生、對接社區建立大學生服務實踐基地。十年來,帶領師生在這個小社區形成了30餘項校級以上科研成果,為解決社區問題提出對策20餘項。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推而廣之,她已搭建起了一支學生團隊、五園共建、多個服務實踐聯絡點的“1+5+N”校地協同育人基地網絡。她聯絡校友資助特色計劃,近兩年為近全院五分之一的本科生精準匹配了實習實踐崗位。為實習同學逐一匹配職業導師,搭建起覆蓋實習教學全過程的優質實踐育人平台。她逐步探索出的“三全三校”實踐協同育人機制,為學校人才培養改革提供了重要參考。她的學生34歲就評上教授博導,成為全國專業學會理事會最年輕理事;她的學生回到家鄉創辦電商企業,銷售網絡遍及全國;她的學生主動放棄讀研機會和企業豐厚待遇,毅然去做了六年村官,獲市級優秀黨員;她的學生做村黨支部書記,為當地找到了脫貧緻富好路子,屆滿時全村100位群衆代表聯名請求上級延長他的任期。
溫情陪伴上,史慕華注重人文關懷、柔性教育,把傳統的管教教育,轉變為人本的關懷教育。“天邊不如身邊”,她與學生沒有說教,有的隻是成年人間的平等交往。在學生們眼裡她是找得到、信得過、靠得住的“知心姐姐”。她的一名學生,入學時父母放心不下想租房陪讀。她勸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她,并請他們相信她會像親人一樣陪在孩子身邊。家長猶豫地離開了,還沒當媽的她承擔起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四年後,這位同學被評為省級優秀黨員,在全校畢業典禮上代表全體畢業生緻辭,台下激動得淚流滿面的家長緊緊拉住她的手,泣不成聲地說不盡感謝的話語……
人生四季,一路風景。她堅信理論聯系實際、真情言傳身教,就能用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激發起同學們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仰;她堅信“立德樹人”“以生為本”,就能營造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的優質環境;她堅信做好“三全育人”、寫就“奮進之筆”,就能為同學們走好人生路築牢大學階段應有應強的厚實基礎。
原文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