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四十八期學術活動

發布時間: 2019-11-14點擊:

2019111日下午,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吉林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吉林大學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48期在匡亞明樓3117會議室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宋偉教授擔任主講嘉賓,作了題為“國際關系理論:應用路徑與發展方向”的學術報告。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宮笠俐副教授擔任講座主持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部分學生參與此次講座。



宋偉教授首先對國際關系理論做了簡要界定,明确國際關系理論不是外交政策,主要解釋國家間關系的種種現象,例如戰争、結盟、建立國際制度、貿易摩擦等。由此認為批評國際關系理論不能對冷戰結束做出有效解釋并不充分。



其次,宋偉教授解釋了我們為什麼需要國際關系理論。理論能夠揭示塑造國際關系的基本要素,揭示國際關系規律性現象背後的運作機制。沒有理論,就不能深刻理解國際關系,也不可能進行預測和對策研究。理論能夠揭示塑造國際關系的基本要素,揭示國際關系規律性現象背後的運作機制。沒有理論,就不能深刻理解國際關系,也不可能進行預測和對策研究。并指出隻有通過比較,理論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作為案例的數量也不能少于測量變量的數量。

再次,宋偉教授讨論了國際關系的現實作用。第一,需要準确理解理論本身,不能使用被 “誤解的理論”。第二,我們需要明确理論的解釋對象。第三,在解釋具體問題時,常常需要結合不同基礎理論的變量,形成一個有機的分析框架。大多數情況下,一種理論是不充分的。并結合中美關系等相關案例得出以下結論,對于現實主義者來說,對于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利益排序并不是固定的。

最後,宋偉教授講述了國際關系學科理論的發展方向。認為國際關系學科理論的發展方向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運用外交政策理論取代原有的外交政策分析;二是吸納中層理論,即針對某個具體領域的理論;三是理解規範理論,探讨什麼是更好的世界,以及如何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在探讨交流環節,宋偉教授耐心地解答了關于個人信仰與公共生活、亨廷頓觀點的前瞻性、小布什的理想主義以及中美貿易戰等問題,并與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探讨。

最後,宮笠俐副教授總結了講座的主要内容,也勉勵同學們通過這次講座理清概念,對理論有更加深入的探索。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