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四十九期學術活動

發布時間: 2019-11-14點擊:

2019114日上午,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吉林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吉林大學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49期在匡亞明樓3117會議室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了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陳小鼎教授擔任主講嘉賓,作了題為“百年國關:理論研究何去何從”的學術報告。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姚璐副教授擔任講座主持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部分學生參與此次講座。



陳小鼎教授首先由一戰研究引入講座主題,指出了學習國際關系理論的重要性。通過講述戰争的原因與和平的條件,認為國際關系是一門回應現實的學科,是對和平的守護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關系也要承擔新的時代使命。



針對目前國際關系理論面臨的研究困境,陳小鼎教授通過案例的列舉否定了三個命題。一是,三大主義可以休矣;二是,國際關系理論終結;三是,國際關系學科衰弱。學習理論要掌握好的分析框架。同時也要注意命題和語境,不能忽視背景來探讨理論的正确與否。目前國際關系學科呈現出更多的理論檢驗和更少的理論創造,但并不意味着國際關系理論的衰落。理論永遠滞後于現實,其解釋力依然存在。

沿着這一思路,陳小鼎教授解釋了理論發展緩慢的原因。一是理論周期,創新是有周期的,因而不能超越客觀規律對理論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學術分工,理論檢驗和理論創新是分工明确的。三是世界的變與不變,當世界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理論也很難發生根本變化。

陳小鼎教授在總結原因後提出三條理論發展的路徑。一是挖掘非西方世界的研究資源;二是構建中層理論;三是折中分析與跨學科借鑒。在最後,陳小鼎教授也饑餓和中醫的方法對理論應用的注意事項作了簡要闡發。本草有靈、相遇七情,以此來消解不和諧的理論因素。劍走偏鋒、劍意圓融,以此來提高理論解釋力,尋求研究抓手。君臣佐使、對症下藥,充分考慮情景因素不斷對理論進行檢驗。

最後的問答環節中,陳小鼎教授回答了同學們關于結構現實主義、如何運用既有理論解釋新現象、話語權等問題。姚璐副教授講座進行總結,感謝陳小鼎以幽默風趣而又生動形象的講述為同學們開拓視野。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