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名家講座——如何用定量方法研究中國的腐敗和反腐敗

發布時間: 2020-06-30點擊:

2020624日上午9時,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名家講座,在騰訊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邀請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政治學系副主任、支部書記李輝教授擔任主講嘉賓,作題為“如何用定量方法研究中國的腐敗和反腐敗”的學術講座。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丁建彪副教授擔任講座主持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部分老師、博士及研究生等一百八十餘人參加此次講座。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丁建彪副教授對李輝教授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做了簡要介紹,希望通過此次講座相互學習并加強經驗交流。



李輝教授回顧了自身的研究背景與曆程,結合自身經驗談及接觸腐敗研究領域的契機與難題,并具體講解了腐敗難以測量的原因。腐敗定義的标準有很大的延展性,地域間也存在不同情況,因而如何看待腐敗本身就是模糊的事情,也很難設計明确的指标加以分類。此外,腐敗問題亦很敏感且隐蔽性強,存量與增量交織,因而掌握相關數據的難度較大。李輝教授指出,正是因為很難通過觀察研究腐敗,因此将目光轉向了定量研究,并自學掌握了這種方法。



在對國外關于腐敗研究相關指标及數據的介紹中,李輝教授着重介紹了不同數據庫的差異及獲取方式。國内也有自己的調查數據,可根據研究内容适當選擇。為加深同學們的進一步理解,李輝教授通過中國民衆腐敗感知的程度的案例列舉并使用了相關指标及數據,如對反腐敗的評價與滿意度及其年度對比、不同領域的腐敗感知程度等。

在談及自身研究成果時,李輝教授也強調東亞的特殊文化背景使其對腐敗及政府能力的理解不同于西方國家,腐敗感知也與客觀經濟狀況、主觀經濟狀況、是否接觸過腐敗密切相關,同時從社會上收集到的各種信息都會間接地影響到腐敗感知問題。在選取測量數據及指标時也要注意對受訪人的保護,調整選擇為程度測量問題,區分判決書、刑事裁定書的使用情況。李輝教授展示了研究圖表,如貪污受賄在地區間的頻次分布、在部門和領域間的頻次分布、集體和個體腐敗的頻次、地區差異與腐敗金額等,對其中的現象做出闡釋,并提供了相應的解釋。


同學們在講座中受益良多,與李輝老師就信息采集、分析軟件、感知界限、研究意義等問題展開交流。丁建彪副教授對此次會議做總結,回憶了與李輝老師的交往過程,在講座中也進一步感受到了李輝老師研究的長期性、系統性與敏銳性,對其方法論及思考和探索表示欽佩,最後由衷地感謝李輝老師的分享。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