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9日晚間,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五十三期活動在騰訊會議平台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政治學系教授,《中國政治學》雜志副主編林紅老師擔任主講嘉賓,作題為“誰的身份政治?——當代西方民粹主義浪潮的文化之源”的學術講座。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廉政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劉暢教授擔任主持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教授莅臨并緻歡迎詞,行政學院部分教師、博士生、研究生參加此次講座。

林紅教授首先從西方民粹主義的複興背景談起,回顧了曆史上民粹主義四波浪潮的時間線、标志性事件與核心議題,通過總結歸納主流研究對于民粹主義複興的經濟決定論、文化決定論與制度決定論的三種解釋模式,指出民粹主義浪潮的發生與蔓延,有其深刻的經濟、政治與文化根源。而當前的民粹主義新浪潮具有鮮明的右翼色彩,民族主義的色彩異常醒目,文化因素則是其決定性因素。

其次,林紅教授介紹了身份政治在美國的生成與異化過程,并分析身份政治與民粹主義的特殊關系。她認為,在美國,特朗普代表的右翼民粹主義浪潮是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的結合體,偏向于族群政治和文化鬥争,反對自由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身份政治訴求構成了右翼民粹主義的重要部分并被打造成強有力的動員策略,但卻帶來一個政治和文化上都更加分裂的美國。這種左翼政治持續衰微與民粹主義全面右翼化的“失衡的極化”現象,使西方政治困于身份沖突之中。
最後,林紅教授通過分析身份政治問題的真正根源,探讨關于身份政治與國家認同對抗的應對策略。林紅教授指出,當前,身份政治引起的國家認同與公民身份的凝聚力弱化等政治問題空前棘手。關于重塑公民身份與強化國家認同的方案,當前學界提出了“憲政愛國主義”、“信念式公民身份”、“公民民族主義”等共和主義解決之道。林紅教授認為,民族國家沒有終結内在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公民身份也不是一種排斥獨特性和差異性的身份提純,存在差異并不是問題,強調差異而拒絕共同價值、拒絕合作才是真正的問題。

劉暢教授在評議環節中總結了此次講座的主要内容,表示林紅教授的講解既有深度的分析,又有廣闊的視野,并再次感謝林紅教授的分享。在問答互動環節,同學們與林紅教授就民粹主義與身份政治研究的問題與困惑做了進一步交流,講座在熱烈的交流探讨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