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辦王惠岩學術講座第九期活動

發布時間: 2021-09-13點擊:

202199日下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吉林大學慶祝建校7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暨王惠岩學術講座第九期活動在東榮大廈B304會議室舉辦。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政治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政治學會會長張鳳陽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并作題為共同體視野下的現代性變遷的學術講座。本期講座以視頻會議方式進行,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薛潔教授及學院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活動,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教授主持講座,并結合吉林大學校慶75周年的背景介紹了王惠岩學術講座的創辦宗旨、活動意義和發展曆程。


首先,張鳳陽教授對共同體這一社會科學基礎性概念在不同的場景下的特定意涵做出了細緻考察與審慎甄别,通過義理辨析在規範意義上界分共同體社會概念,呈現出當代中國語境中共同體的家庭原型與倫理特征。

其次,張鳳陽教授重點探讨了前現代社會中的共同體結構與傳統共同體形式瓦解的原因,分析了德國概念史學家騰尼斯與馬克思對共同體與現代性生成機理的論述,指出二者研究進路中的共同之處,即從共同體轉型層面解析從前現代到現代的結構性變遷。

最後,張鳳陽教授就“基于個人自由的共同體構建是否必要以及如何可能”這一問題進行闡述,認為前現代的共同體形式賦予個人安全感的同時也壓抑了個人自由,現代進步主義将個人從宗法體系解脫出來時也帶走了歸屬感,而面對資本與政治結合的現實情況,應當構建一種非封建性、非功利性且與個人自由兼容的有機的現代性

在研讨階段,薛潔教授結合自身研究經驗,根據張鳳陽教授的講述内容對共同體的構成要素與不同共同體間關系談了理解體會。薛潔教授表示,透過張鳳陽的學術講座,可以體會到強烈的社會關懷、明确的問題意識、深刻的學理反思。在交流讨論環節中,張鳳陽教授與在座師生就共同體的分析層次”“共同體的邊界”“共同體秩序與個體自由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

馬雪松教授在總結環節中表示,張鳳陽教授綜合運用了概念史的語境分析、社會史的情境分析與觀念史的心境分析,同時展示了以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哲學多學科的學術背景分析現代性變遷的特色、優勢和魅力,兼顧了政治哲學的思辨意味和社會科學的實證立場,凸現學術思想的人文關懷與個人體驗的社會關懷。馬雪松教授指出,張鳳陽教授的講座内容與研究成果讓現場師生深切感受到,文獻的分析是研究選題的基石和前提,新意的探尋是研究推進的目标和宗旨,學術的程式是研究寫作的規範和要求,人文的關懷是研究溫度的血液和脈搏,社會的體驗是研究價值的準星和砝碼。在對張鳳陽教授的教師節祝福和現場師生的熱烈掌聲中,本期為時兩個半小時的學術活動圓滿落幕。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