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3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與吉林大學廉政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吉林大學慶祝建校7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暨第11期名家講座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東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院長、東北師範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紅權教授應邀擔任主講嘉賓,作題為“面向2035的廉潔政治:中國反腐敗的戰略目标與治理效應”的學術講座。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黨委書記馬景惠主持講座,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教授擔任評議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部分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及國内其他高校師生共四十餘人參加此次講座。


“廉潔是從優良生活到美好生活的必然需求”,李紅權教授在講座伊始就旗幟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人們要過何種生活?針對這一重大複雜的曆史之問,李紅權教授從西方理論的主流觀點與中國之治的實踐經驗出發,認為腐敗是人民群衆向往的清明盛世所面臨的最大威脅。他重點探讨了廉潔與腐敗的含義、廉潔的表現與腐敗的形式以及腐敗産生的主要原因,指出當前中國共産黨所面臨的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
李紅權教授簡要梳理了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腐敗治理的突破性進展。他認為,幾代中國共産黨人的接續奮鬥,是為了提供一個優良的政治秩序,讓人民過上更為美好的生活。廉潔政治則是中國共産黨性質宗旨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體現。隻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着,深化标本兼治,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确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面向2035年中國廉潔政治發展的關鍵節點,李紅權教授認為,通過構建具有政治決心、科學戰略、獨立機構、社會支持的積極腐敗治理模式,我國将在2035年取得反腐敗鬥争的“決定性勝利”,即廉潔政治的基本實現。李紅權教授回顧了自身的研究背景與調研經曆,他認為,腐敗并非“中國特色”,但廉潔政治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效益,可以推動形成國際反腐敗新秩序。
在探讨交流階段,主講嘉賓同師生們就高校領域腐敗研究的理論應用、巡視巡察工作的完善提升、微腐敗治理的突破點等問題進行了讨論與交流。在評議環節,馬雪松教授表示,李紅權教授的講座内容與研究成果兼具學理分析與案例支撐,既高屋建瓴又細緻入微,展現了東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學者風範與廉政學名家風采。
最後,馬景惠書記對講座進行了總結。他高度評價這場講座的重要學術價值,表示李紅權教授的報告極具現實關懷與前瞻意識,其深厚的學術底蘊與高尚的學術品德,身體力行地诠釋了在工作、學習與生活中如何做一個廉潔的人,能夠觸發師生們對于廉潔政治研究與廉潔公共生活的思考。馬景惠書記向李紅權教授的傾情分享表達感謝,期待未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吉林大學廉政研究院與東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東北師範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可以圍繞腐敗治理、廉政建設等研究領域展開更加深入的科研合作,産出豐富優質學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