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下午,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國際事務工作坊第十一期學術活動,在騰訊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青嶺擔任主講嘉賓,作了題為“超越因果:走向智能化和半智能化的大數據國際關系研究”的學術講座。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國際政治系姚璐教授擔任主持人,參加者包括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部分教師、博士生、研究生及本科生共五十餘人。

首先,董教授介紹了大數據分析的四大基本邏輯,一是因果性,二是關聯性,三是相似性,四是共現性。其中探讨的重點在于因果性與關聯性。董老師指出,因果性分析并非大數據預測的核心,對于社會結果的傳統預測大多重在因果分析,但國際關系學本質上具有面向現實問題解決的價值追求,其目标是通過技術手段來為現實政治問題的解決提供應對方案和戰略指導。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大數據關聯性的結果預測并不是否認或貶低因果性分析在預測中的作用,而是試圖在社會複雜互動背景下重新理解和诠釋因果性的基本内涵,同時提請研究者們關注和重新發掘關聯性在結果預測中的價值。

其次,董教授利用大數據分析邏輯中的“相似性”研究國際關系問題,例如在特朗普在美國大選時利用明星效應來拉取選票的事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相似程度越高,做出趨同選擇的概率就越大的現象。在闡述“共現性”時董老師提出,共同迹象的出現會指征向同一事物。大數據預測的操作邏輯非常接近自然科學中的地震預測以及醫學領域中對于并發症的研究,這為我們觀察世界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
最後,董教授指出,除結果預測以外,大數據國際關系研究在文本分析、機器學習、社交網絡這三大場景中的應用也十分值得關注,并向大家介紹了自己團隊設計出的以天為時間單位追蹤國際關系數據的模型。

在問答互動環節,董青嶺教授與同學們就關聯性、相似性和共現性實質上是否在闡述因果鍊條、大數據國際關系研究在未來能否與因果實現聯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讨。姚璐教授做總結性發言并再次感謝董老師帶來的精彩分享,本次講座在熱烈的交流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