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讨會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21-10-11點擊:

2021928日—29日,由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牛津大學布拉瓦尼克政府學院聯合舉辦的“疫情防控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讨會在線上舉行。來自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以及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韓國首爾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者參與了此次研讨會。

會議開幕式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張賢明教授主持。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王浦劬教授,牛津大學布拉瓦尼克政府學院院長耐蓋爾·伍茲(Ngaire Woods)教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光輝教授分别緻開幕辭。

王浦劬對參加會議的中外學者緻以熱烈歡迎,他回顧了2018年以來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與牛津大學布拉瓦尼克政府學院的合作曆程,指出這次會議從雙邊擴展到多邊的特點,對會議的各主辦方和參會專家學者表示由衷感謝。他強調指出,在防控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各國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期待通過此次會議的研讨,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形成更多共識。

王浦劬緻辭

耐蓋爾·伍茲高度肯定了舉辦本次學術會議的重要意義。她提出,不同國家需要不斷交流學習,專家學者間的交流是重要内容。在疫情防控中,國際合作具有特别重要性,為此,她分析了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的推動力。伍茲教授表示,非常高興與國際同行交流觀點,希望未來能實現交流機制的常态化,共同推動合作長遠發展。  

耐蓋爾·伍茲緻辭

周光輝衷心感謝會議的各個主辦方和與會中外專家學者,高度肯定了會議主題的意義。他指出,國家有界,病毒無界,任何國家在抗擊新冠疫情上的失敗都會導緻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周光輝還介紹了中國通過對口支援機制有效抑制疫情蔓延的經驗,并強調指出,學者專家之間的交流是推進共同疫情防控的重要機制。

周光輝緻辭

開幕式結束後,會議進入專題研讨環節。

張賢明主持開幕式

第一場研讨的主題是“疫情防控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牛津大學喬納森·沃爾夫(Jonathan Wolff)教授分析了關于疫苗實驗的倫理困境。牛津大學安娜·彭思瑞克(Anna Petherick)講師分析了社會信任與疫情防控之間的關系,她收集分析了125個國家的數據,發現社會信任度較高的國家,人們對疫情防控相關政策的遵守力度會較高。北京大學張長東副教授比較分析了中國河南三個地級市的控制性,發現動員式治理在中國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牛津大學尼古拉斯·利波利斯(Nicolas Lippolis)研究員研究發現,基礎設施主導經濟發展的模式對發展中國家的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

專題一發言嘉賓

第二場研讨的主題是“疫情防控和疫後重建”。牛津大學埃裡克·拜因霍克(Eric Beinhocker)教授分析了向清潔能源轉型的成本與前景。牛津大學卡西克·拉曼那(Karthik Ramanna)教授介紹了新型碳排放核算方式和機制的内容與應用前景。清華大學博士生楊澤森分析了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力和抗疫實踐之間的關系,他運用量化分析方法研究發現,政黨的組織力對中國和其他國家抗擊新冠疫情的效能具有顯著作用。美國密歇根大學洪源遠(Yuen Yuen Ang)副教授介紹和分析了全球民衆疫情認知的社會調查結果。 

專題二發言嘉賓

第三場學術研讨的主題是“疫情防控與基層治理創新”。牛津大學托馬斯·哈勒(Thomas Hale)副教授和張予曦博士介紹了牛津大學的政府新冠回應追蹤數據庫(Oxford Covid-19 Government Response Tracker),并且應用這一數據庫對中國的疫情防控情況展開分析,呈現了中國省級政府在不同時間段的防疫政策強度及效能。北京大學萬鵬飛副教授歸納了中國地方政府抗擊新冠疫情的實踐經驗。南京大學張海波教授介紹了中國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塑造了集體認知和形成集體行動的方式。清華大學戴亦欣副教授介紹了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社交媒體議程設置情況,指出疫情暴發期間公衆情緒對于政府回應的影響。韓國首爾研究院孫昶宇研究員介紹了疫情暴發前韓國央地政府的傳染病防治措施和防控疫情策略。

專題三發言嘉賓

耐蓋爾·伍茲對第一天的三場主題研讨作了總結。她指出,研讨呈現五個具有合作前景的研究領域,包括危機管理、政府間行政協調、領導力及其表現、社會信任以及對氣候和基礎設施的研究。

929日,會議進行了第四場專題研讨,主題是“疫情防控與府際關系發展”。北京大學楊立華教授介紹了應急管理和應急治理範式之間的區别,分析了新冠疫情防控的東亞模式。中國人民大學馬亮教授分析了領導類型與疫情防控效能之間的關系。複旦大學李瑞昌教授分析了中國抗擊新冠疫情中的基層信息收集過程。山東大學韓自強教授分析了在新冠疫情的危機管理中媒體叙事方式和危機管理符号實踐類型。吉林大學于君博教授以不同案例分析,揭示了供給不同屬性的公共物品的不同有效治理機制。吉林大學薛潔教授認為,疫情防控情境創造了城市公共空間,産生了公衆心理的共同記憶,促進了國家認同的發展。

專題四發言嘉賓


       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中心主任殷冬水教授主持了會議閉幕式,周光輝緻閉幕辭。

周光輝高度評價了此次學術會議,認為各位專家的學術報告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思想性,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推進國際學術交流。

928日與會學者合影

 929日與會學者合影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