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上午,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吉林大學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政治理論與公共事務工作坊第五期學術活動,在吉林大學匡亞明樓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會議室舉行。
此次活動邀請了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麻寶斌教授進行學術演講,演講的主題為“面向社會正義的思考方式”。

工作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朱萬潤副教授、馬雪松副教授主持,龔蔚紅副教授、薛潔副教授、于海洋副教授、何力群副教授,以及來自政治學理論、行政管理等專業的部分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與了此次學術活動。

首先,麻寶斌教授分析了思考正義的必要性。他認為,正義内含兩個維度:個人正義與社會正義,而當前社會中“損人不利己”現象的制度根源凸顯了社會正義的重要性。通過考察社會正義的曆史背景,他總結了傳統共同體、現代社會和後現代社會的不同正義觀,并得出結論:民族國家、社會制度、政府機構是社會正義觀念的三個基本前提。其次,麻寶斌教授細緻考察了思考社會正義的基石:概念。他辨析了正義的三種類型:分配正義、矯正正義和程序正義;并區分了正義、公正、公平的概念,認為正義統攝公平和公正,公平指向實質正義,公正指向程序正義;此外,他還區分了公平概念的不同意蘊:平等、均等和對等,并着重探析五種形式的平等。
再次,麻寶斌教授提出了社會正義的思考框架,分别為分配主體的确定、分配對象的範圍、分配客體的内容、分配方式的公正性、分配原則的選擇以及分配結果的公平性六大方面。他逐一考察各個條目,分析其基本内容與學界争議,既有西方正義理論的發展脈絡梳理,又有中國社會正義狀況的經驗描述。
最後,麻寶斌教授簡要分析了中國社會正義的前景。他強調指出,在未來的社會分配中,既要繼續把蛋糕做大,又不能将分配内容僅限于财富層面;同時,程序正義應該成為未來的政策導向并作為正義觀念的底線共識,尤其要将公正作為政府的活動原則。
演講結束後,與會師生圍繞分配主體的劃分、程序正義、頂層設計和問題導向的漸進變革等問題進行了讨論。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崔珊珊 韓建力)
2014年12月4日
2014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