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8日至9日,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首屆“國家治理青年學者論壇”在吉林大學匡亞明樓第二會議室舉行。來自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中山大學的青年學者;來自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南京社會科學院和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的研究人士,以及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青年教師參加了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主要議題為社會公正與國家治理。在此議題下又設四個子議題,分别是:全球化視野下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比較研究;國家治理視域下當代中國社會公平正義研究;社會公正與國家治理的理論創新研究;國家治理視域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會議共分為三場進行,在第一場會議開始之前,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張賢明院長緻開幕詞。

第一場會議由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張健副教授主持,進行了三場報告,分别是由張健副教授所做,題為“香港革命的三重變奏”的報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國家政治系姚璐老師所做,題為“全球正義:問題、限度及路徑”的報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政治學系副教授彭斌所做,題為“作為反支配的權力:一種關于社會抗争的規範理論闡釋”的報告。張老師的報告中指出,從階級、民主和民族三個不同方面分析香港發展,是理解香港曆史,認識香港現實,預測香港未來的一條可取路徑。姚璐老師認為随着全球化對正義觀的沖擊,全球治理對正義價值的追求,全球正義已經成為一項亟待拓展的議程。彭斌老師通過對之前學術界對社會抗争解釋框架的梳理和分析,希望提出一種以反支配的權力為核心的代替性框架。每位報告人進行完主題發言之後,由主評論人進行評論,之後在場的學者和參會同學進行了熱烈的讨論。

第二場會議由複旦大學國家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老師包剛升主持,進行了四場報告,分别是: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教授赫泉玲所做,題為“影響公平感的結構性因素”的報告;由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葉林副教授所做題為“城市化過程中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基于廣州市的實證分析”的報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朱萬潤副教授所做,題為“從意識形态到社會主義——建國以來分配正義觀念的曆史演變”的報告;由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李輝老師所做,題為“不公平感與反腐敗效能感——什麼塑造了個體反對腐敗的态度”的報告。赫泉玲老師通過對CGSS2010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社會信任感、生活幸福感、收入心理落差、相對剝奪感、貧富矛盾程度認知和戶籍,對公平感的形成較大影響。而超出常識的是相對于農業戶口而言,擁有非農業戶口的公民對社會公平的評價傾向負面。赫泉玲老師認為這番分析結果可以為下一步政策制定的方向選擇和目标投射提供針對性的制度策略建議。葉林老師以廣東省廣州市為例,通過對城區的基本狀況和基本醫療公共服務的調查研究,發現廣州市中心區與邊緣城區基本醫療公共服務的供給數量和質量并沒有由于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而更加均衡,其質量、數量和空間差異逐年上升,并通過探讨城市化發展對城市公共服務供給空間差異的影響,提出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建議。朱萬潤老師借用羅爾斯有關正義的概念和觀念的區别為理論資源,對建國以來國家政策層面所顯示出的分配正義觀念的變化做一梳理,認為我國的社會正義觀念在不同時期經曆了從意識形态到強調效率與公正的轉變。李輝老師通過對2008年上海市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調查數據的分析,發現越傾向于認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個體,其反腐敗效能感也越高;權力距離感與反腐敗效能感呈負相關;且二者存在交互效應,即權力距離會稀釋分配不公平感對反腐敗效能感的正向影響。每次發言人結束後的評論環節在場各位老師和學生都進行了豐富激烈的讨論。

第三場會議由中山大學葉林副教授主持,共進行了三場報告,分别是:由包剛升老師所做,題為“國家治理與政治學實證研究”的報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王立峰教授所做,題為“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的制度正義”的報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馬雪松副教授所做,題為“現代國家建設視域下改革發展成果共享的均衡機制”的報告。包剛升老師認為,從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标包括“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後,學術界對于此問題的研究聚焦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政治哲學的視角,對什麼是好的國家治理進行應然層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從現狀出發,分析具體的問題,提出進一步改革的建議。而第二方面是目前比較薄弱的方面,應當重新予以重視。王立峰老師表示中國目前在轉型期國家治理中所面臨的問題,很多方面體現為制度不正義問題,亟待在國家治理視域下考慮制度正義的建構問題,其實質問題還是在于如何設計和完善制度,讓正義理想成為制度設計的可為目标。馬雪松老師認為基于現代國家建設的視角考察改革發展成果共享及其均衡機制構建,有利于從曆史進程和學理背景的角度全面、深入地揭示其價值意蘊與内在機理。通過考察當代中國改革發展共享失衡的具體表現和現實背景,可以從政治權力及利益分配的雙重邏輯分析失衡的制度根源。報告人發言完畢後,與會的老師,編輯和學生紛紛就議題所牽涉的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讨論。

論壇最後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政治學系系主任林奇富副教授進行總結發言。林老師首先總結了本次論壇的兩大特點。一是有思想的交鋒。本次論壇各報告人和評論人,以及其他在場的學者針對其報告的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的讨論與交鋒,令參與各方均受益匪淺。二是實現了學術的生産者,學術的傳播者和學術的接受者三個群體的交流。學者,編輯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加了彼此的理解,為學者進一步做好學術,做好教學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經驗。接着,林老師組織與會者對此次論壇的不足之處進行了交流與讨論。與會者均認為此次論壇為青年學者之間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以後應當堅持發展下去。對下一步繼續發展的問題,如論文的收集,議題的選定,各位與會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論。最後,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論壇圓滿結束!
(供稿:王匡夫)
2014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