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辦政治理論與公共事務工作坊第二期學術活動

發布時間: 2014-06-06點擊:

  6月4日下午,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吉林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吉林大學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政治理論與公共事務工作坊第二期學術活動,在吉林大學匡亞明樓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會議室舉行。

  此次活動邀請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國際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常務理事劉清才教授進行學術演講,演講的主題為“烏克蘭政治危機與國際新秩序”。

  

  工作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馬雪松副教授主持,彭斌副教授、于海洋副教授、姚璐老師以及來自國際政治、政治學理論等專業的部分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與了此次學術活動。

  劉清才教授圍繞烏克蘭政治危機的表象及其深層原因,從以下五方面進行了分析:

  首先,劉教授以2013年11月21日烏克蘭政府暫停有關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的準備工作作為此次危機的導火索,細緻分析了該國的政治變局及其間的重大事件,并明确指出當前危機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反映了長久以來烏克蘭國内親歐美與親俄兩派力量的政治鬥争。

  其次,劉教授分析了烏克蘭政治危機與俄烏關系,指出該危機反映了俄烏兩國複雜的曆史、民族、政治和經濟關系。一方面,他以烏克蘭領土變遷為基點對俄烏關系做出了清晰的曆史梳理;另一方面,他結合大量的圖表、數據及親身經曆,從經濟、軍事、民族、文化等諸多層面分析了兩國密切而又複雜的聯系。

  再次,劉教授解析了歐亞地緣政治闆塊與俄美歐地緣政治博弈。烏克蘭因地處獨聯體與北歐分界的邊緣地帶而具有強大的地緣價值,成為歐美與俄羅斯積極介入的根源,因此深陷歐盟東擴、北約東擴與俄羅斯防守應對的博弈當中。

  複次,劉教授認為俄羅斯收複克裡米亞是地緣政治的戰略反擊。他分析了克裡米亞的歸屬變遷,指出其脫離烏克蘭加入俄聯邦除順應民意外,更是體現了俄羅斯的戰略考量。劉教授以塞瓦斯托波爾為例,揭示了西方與俄羅斯的政治角力,突出了該軍港作為俄黑海艦隊的駐地對于俄羅斯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

  最後,劉教授闡述了烏克蘭政治危機的理論思考與國際新秩序。關于國際體系問題,涉及美國霸權、西方主導與俄羅斯的多極主張;關于地緣政治格局問題,牽涉美俄兩國對歐亞大陸權力中心的争奪尤其是美國壓縮俄戰略空間的意圖;在國際安全問題上,他反思了以謀求強大軍事優勢為特征的傳統安全理念;在國際法與國際關系準則方面,他認為二者已成為赤裸裸實力政策的華麗外衣,并揭示了國際公理與國際強權的沖突;關于國際新秩序,則突出了國際政治新思維的指引作用,強調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樹立新安全觀與尊重國家主權等。

  演講過後,圍繞國際政治的大變量分析、街頭政治與新幹涉主義的同振現象等問題,劉教授與會師生進行了讨論。互動結束後,馬雪松副教授就此次演講的邏輯理路與研究空間進行了總結發言,對劉清才教授表達了感謝。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崔珊珊)

2014年6月4日

2014年6月6日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