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十一期學術活動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13-09-21點擊:

 

 

  9月15上午,由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和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共同主辦的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十一期學術活動在吉林大學匡亞明樓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會議室舉行。

  此次活動邀請了中央編譯局戰略研究部副研究員李月軍博士做學術演講,演講的主題為“中國政治變遷中的文武關系”。本次工作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長殷冬水主持,政治學系馬雪松副教授擔任評論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林奇富副教授、彭斌副教授等青年教師和部分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與了此次學術活動。

   首先,李月軍博士分析了“文武關系”的基本概念與模式。他指出,“文武關系”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含義,而且主要分為“貴族封建制”、“憲政型”以及“滲透型”三種模式。在介紹“文武關系”領域的權威學者時,李月軍着重介紹了亨廷頓提出的文官控制模式,并指出了該理論的價值和意義。

  其次,李月軍博士評述了中國的“以文馭武”的傳統及其崩潰。近代以來,由于戰争形态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自宋代凸顯的“以文馭武”傳統無法繼續維持。戰争形态發生變化的同時也引起了巨大的政治社會變革,這對近代中國政治力量博弈的邏輯産生了重大影響,正是近代以來的“文武關系”變化使得“黨軍”模式成為新的建構起點。

  李月軍博士介紹了“以黨治軍”模式的建立過程。通過講述革命時期“以黨領軍”的實踐,李月軍描述了中共“以黨領軍”模式的基本特征與功能。他從橫向和縱向兩個層面分析了中共文職幹部對各級軍事指揮員的領導和制約,并指出,通過黨對軍隊的領導,一方面使得中國傳統以文制武模式得到了恢複與重建,從而令斷裂多年而又存在極大張力的文武沖突最終獲得了一個解決方案;另一方面,黨對軍隊的領導,在相當程度上恢複了國家的本質,使得中國面臨的總體性危機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最後,通過相關數據和文獻的引證,李月軍博士對當前中國“文武關系”的制度設計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李月軍博士結束其學術演講之後,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馬雪松副教授做了評論。他總結了李月軍博士的演講要點,認為李月軍博士的研究在選題上獨特新穎,為中國政治學在文武關系領域的研究做了良好的補充。另外,其論證過程十分嚴謹,不僅有概念研究還有紮實的文獻印證。于此同時,他也對李月軍博士在演講中的一些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觀點。

  

2013

  評論結束後,李月軍博士與在場的師生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并就諸位聽衆對其演講内容的不同看法做出了回應。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梁述清)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