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下午14時,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國際事務工作坊第十期學術活動,在騰訊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邀請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研究員、上海市晨光學者湯蓓擔任主講嘉賓,作了題為“國際政治視野下的全球衛生治理”的學術講座。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講師王岩擔任主持人,參加者包括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部分教師、研究生及本科生共二十餘人。

湯蓓老師用國際政治視角講解了全球衛生治理的概況。湯老師首先介紹了國際社會在傳染性疾病控制問題上的早期合作。國際社會的衛生治理起源于地中海地區的檢疫制度,1920年,在國聯框架下成立了國際衛生組織。早期國際衛生合作有幾個特點,一是專注于傳染性疾病的監控和通報,二是針對疾病預防、控制的努力較少,三是當時國際衛生合作反映的主要是歐洲列強關注的部分,即傳染性疾病幹擾了它們在本國與海外的政治經濟利益。

随後,湯蓓老師梳理了世界衛生組織成立過程及其在冷戰期間和冷戰後的發展曆程。值得注意的是,在冷戰結束後衛生問題被安全化。湯老師以美國多屆政府就艾滋病問題的政策為例,指出衛生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一部分,成為國家利益的威脅。進入新世紀以來,諸如SARS、H1N1、埃博拉等重大的跨國傳染性疾病防控問題凸顯,《國際衛生條例》也面臨挑戰,在加速修改。
最後,湯蓓老師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衛生治理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湯老師認為特朗普政府将疫情政治化,是一種失敗的安全化政策。拜登就任後,美國雖然重返世衛組織、加入COVAX計劃,但總的來看,美國提供公共産品的能力明顯下降。相比之下,中國積極參與了全球衛生治理,對援助對象國的抗疫行動做出了實質性貢獻。湯老師表示,世衛組織在應對大流性問題上的期望—能力鴻溝非常明顯,改革勢在必行,而大國在全球衛生治理中負有特殊責任,理應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問答互動環節,湯蓓老師與同學們就全球治理能在多大程度上能縮小國家間的健康不平等以及國家和國際組織之間在全球治理問題中的職責分配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讨。王岩老師再次感謝湯老師的分享,講座在熱烈的交流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