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辦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58期)

發布時間: 2022-03-12點擊:

20223月10日晚間,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58期學術活動在騰訊會議平台舉行。本期工作坊邀請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忠華老師擔任主講嘉賓,進行題為“社會科學知識的普遍化與本土化:實踐與思考”的學術講演。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周義程教授、華中師範大學農村研究院任路副教授、天津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吳倩教授及部分國内高校政治學專業研究生、本科生一百餘人參與工作坊。本期工作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教授主持。

 

郭忠華教授首先梳理了近年來與社會科學本土化相關的重要學術争論,将其區分為以贊同本土化為主的“主流聲音”及與之相對立的觀點集合,在此基礎上列舉了現有的解決設想。郭老師指出,一方面,社會科學知識具有“多元普遍主義”性質;另一方面,社會科學知識體系本身是尋求個别性與唯一性的“知識之樹”。因此,當下本土化倡導者與反對者的認識都存在片面性。

作為經驗與履曆豐富的社會科學研究者,郭忠華教授在講演第二部分介紹了自己的本土化與國際化實踐,以“引進來與走出去”概括其學術研究中“吉登斯思想”與“公民身份”兩大主要闆塊的形成過程,并分别從譯著引介、項目調研、刊物編纂、思想家訪談、學術研讨等方面,展示了本土研究走向世界、走向高端、走向自主的不懈探索經曆。此外,郭忠華教授為青年研究者提出學術研究國際化的相關建議,認為應通過培養國際意識、克服畏懼心理、選準實際抓手,達到提升中國學者學術影響力與學術自信的最終目标。

 

 

馬雪松教授對郭忠華教授的精彩講演表示感謝,認為社會科學的“現代性”與“先在性”分别反映了普遍主義與個别價值的追求;講演體現了郭老師的廣博學識、深厚思想與斐然業績,“多元普遍主義”的社會科學本體論觀點,為我們進一步明确了“中國社會科學哲學”這一基礎性議程的發展方向;郭老師以博士論文開啟的現代性研究作為學術發展的基點與支撐,步履不停、上下求索,問題意識與時代精神保持同頻共振,為青年學人展示了一條跨學科、多路徑、可持續的學術成長之路。在互動研讨環節,郭忠華教授與在線師生就中國政治學的範式變革、現代性視域下學術研究的嬗變、本土化社會科學理論的評判标準、政治學基本概念再闡釋等問題展開交流。本期工作坊在熱烈的交流探讨中圓滿結束。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