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中心、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辦積賢協商治理名家講壇第1期學術活動

發布時間: 2022-06-13點擊:


2022年5月27日,吉林大學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中心、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積賢協商治理名家講壇第1期學術活動在騰訊會議平台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主義民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政治學會常務副會長《政治學研究》雜志主編張樹華研究員擔任主講嘉賓,作題為“堅持正确民主觀、彙聚人民力量”的學術講座。吉林大學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中心主任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張賢明教授參加講座,吉林大學及國内部分高校師生共一百餘人參與本次活動。講座由吉林大學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吉林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教授主持

 

 

undefined



馬雪松教授代表吉林大學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中心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緻歡迎辭,對張樹華研究員開啟積賢協商治理名家講壇首講表示感謝,并簡要介紹了吉林大學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中心的建設情況與積賢協商治理名家講壇的設立目的和活動願景。他指出,“積賢”典出《春秋繁露》中的治國者以積賢為道”,寓意新時代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協商治理”凸顯了人民政協理論的基本範式和價值取向,表明了名家講壇兼具理論研究色彩和實踐應用導向。

張樹華研究員首先系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民主問題的重要論述,理清民主概念的相互關系和遞進邏輯,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與實踐進行分析解讀。他指出,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中國共産黨先後提出“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黨内民主”“協商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等理念,以及“民主與法治”“民主團結”“發揚民主”“民主作風”等概念,其中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最新概括和理論結晶。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以踐行人民觀和走群衆路線作為價值依歸和實踐方向,将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結合起來,強調民主的所有要素、所有環節。不容忽視的是,當前理論傳播與學術研讨中出現了協商民主被“淡化”,全過程人民民主被“泛化”等傾向。對此,張樹華研究員認為應全面學習、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領域、不同場合講話的涵義,準确把握正确的民主觀,不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刻舟求劍。

世界大國圍繞民主、自由、人權等政治價值的紛争更加激烈,如何辨析西式民主、比較中西民主、講清中國式民主的世界創新,更好地向世界講好人民民主和中國發展的故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課題。張樹華研究員認為,堅持正确的民主觀,最根本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民主觀,不同民主制度間具有本質性差異。他以政治學所開展的國情調研項目為例,指出協商民主更符合中國人心目中對于好民主、好政治的價值判斷和制度設計。但當下中西民主制度的比較叙事體系過于強調兩者形式區别,無益于講清中國民主的本質與優勢。因此,講好中國民主故事應堅定政治自信與價值自信,加快構建中國話語與叙事體系,講清講好中國人心目中的“政治觀”“民主”“人民觀”“世界觀”。

馬雪松教授張樹華研究員精彩報告表示衷心感謝。他在總結發言表示張樹華研究員的報告彰顯了學術理想與家國情懷的融為一體,體現了學術創新與社會效益的相得益彰,也反映了人民政協理論與協商治理研究的比較優勢和光明前景。馬雪松教授指出,講座内容讓與會師生深切感受到,問題意識的引領和适當方法的運用,是推動政治學理論和中國政治研究知識生産的關鍵路徑,為青年學子指明了努力方向,也提供了信心源泉。在講座互動環節,主講嘉賓和與會師生就人民政協凝聚共識的意義、建設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着力點、社會主義國家民主實踐的經驗與啟示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讨論,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