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辦積賢協商治理名家講壇(第二期)

發布時間: 2022-06-13點擊:


202265日晚間,由吉林大學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中心、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辦的第二期積賢協商治理名家講壇在騰訊會議平台舉行。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任劍濤教授受邀擔任主講嘉賓,作題為“悠遠的曆史回聲:從原始民主到現代民主的政治協商”的學術講演。本期名家講壇由中心常務副主任、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教授主持,吉林大學及國内高校和科研機構近200人參與本次講座。

undefined

 

任劍濤教授指出,從政治學角度對協商民主産生全面正确的認識,不僅要把政治協商的曆史進行梳理,此外也要對政協在人類“民主轉軌”進程中的結構演進加以把握,即在原始民主和現代民主的比較框架中讨論政治協商問題。任老師從東西方政治文明的原初形态出發展開論述,對政治協商的應然狀态及政治史原點的規定性作了分析。原始民主和現代民主是民主的兩種曆史形态,從原始民主到現代民主的變化過程,使得協商的地位逐漸被遮蔽,以至于在代議制民主制的情況下協商長期成為“多餘”。但在現代民主制度下,為政治而協商依然有其重要性。現代民主制從政治民主的核心指向走向了多向度、多層面、多領域的民主形式,表現在權力的分立制衡、制定國家根本大法等。在此狀況下,協商究竟圍繞什麼主題或目的來展開,就有必要劃分界限。在基本政體和政治生活當中,政治協商不可能被徹底排除在政治過程之外,協商必須是政治協商。因此,将政治協商轉變為事務協商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其核心價值的消解。

馬雪松教授對任劍濤教授的精彩講座表示衷心感謝。馬老師認為,任老師在曆史的視域下全面梳理了政治協商的發展脈絡,精細闡述了政治原點的曆史邏輯功能、古今民主的政治體系價值、政治協商相對于事務協商的超越性意義,以及協商民主的中國圖景和可能趨勢,尤其從貫通、聯系、嬗變的角度指陳分析了民主政治理論和現實協商民主在價值、取向方面大的線索、大的關節、大的議題,學理深厚、反思深沉、啟發深刻。在互動研讨環節,與會師生還就政治協商中的公民德性、參與主體多元化的政治協商如何分配責任、協商民主概念能否涵蓋行政系統内層級關系等問題,與任劍濤老師進行了充分讨論。本期名家講壇在熱烈的交流探讨中圓滿結束。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