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辦名家講座(第17期)

發布時間: 2022-06-13點擊:


2022531日晚間,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第17期名家講座在騰訊會議平台舉行。哈佛大學政府系Frederick S.Danziger副教授(已獲終身正教授職位,20227月起)王裕華老師受邀擔任主講嘉賓,作題為“古代中國的興衰”的學術講演。講座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教授主持,吉林大學及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機構300餘人參與本次講座。

undefined

 

王裕華老師以唐清兩位君主的故事為切入點,結合中國古代王朝興衰變化的數據引出講座主題。王老師發現,唐代以後的中國皇帝在位時間越來越長、被精英謀害的概率不斷降低,表明皇權不斷趨于穩固,國家能力如财政、軍事等方面的指标卻不斷下降。據此可以假定,在增強國家能力與維系皇權之間,存在着類似“諾思悖論”的矛盾張力。采用墓志銘等作為數據來源,可以通過社會網絡結構分析,以皇帝與統治精英集團關系變動的研究揭示傳統中國政治統治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就精英社會網絡而言,“星狀圖網絡關系”有利于國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皇權的維系;“領結型網絡關系”有利于皇帝“分而治之”從而維系自身權力,卻不利于國家能力提升。

運用各類史書和數據庫信息,王裕華老師繪制出了中國古代精英(從三品以上)的姻親網絡圖,同時檢驗了上述假設,發現與唐代以後相比,唐代以前的政治精英的社會網絡關系更偏向于“星狀圖網絡結構”,中央精英與地方精英的聯系更為緊密。為進一步具體分析唐宋之間出現轉折的原因,王裕華老師利用了唐宋氣候變化與農民起義的數據,發現農民起義與唐末“小冰河期”高度相關。黃巢義軍攻下長安、洛陽兩都後基本消滅了兩地門閥士族,破壞了此前長期存在的星狀網絡,極大沖擊了唐代原有的精英結構。此外,唐宋之際科舉入仕重要性的顯著化,促進了此後近千年社會流動性的提升與政治社會精英圍繞土地展開的地方化進程。最後,王裕華老師總結道,不同于歐洲的“戰争制造國家”,中國則是精英社會結構影響國家發展,研究精英結構是分析傳統中國國家建設的重要思路。

undefined

 

馬雪松老師對王裕華老師的精彩講座表示衷心感謝。馬老師認為,當前學界關于深入推進中國國家建構研究形成了一些共識,包括從人文走向科學的研究方法與思維方式、從規範理論走向田野實證的研究路徑與範式轉換、從近世現實走向曆史周期的研究取向與價值旨歸,王裕華老師是這一領域積極的探索者與有益的實踐者。在互動研讨環節,與會師生還就定量研究與文化解釋的關系、如何引入工具性變量以糾正可能的内生性偏誤、京都學派“唐宋變革說”的演進增補等問題與王裕華老師進行了充分讨論。本期名家講座在熱烈的交流探讨中圓滿結束。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