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行 “社會科學研究經驗與方法”系列講座第2場講座

發布時間: 2014-05-22點擊:

  5月18日上午,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吉林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和吉林大學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社會科學研究經驗與方法”系列講座第2場講座在吉林大學東榮大廈九樓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邀請複旦大學特聘教授、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舊金山州立大學政治學終身教授、美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蘇建教授。郭教授以“國際期刊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為題,為大家分享他在國際期刊上寫作和發表論文過程中的經驗、方法和體會。

  講座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劉雪蓮教授主持。林奇富副教授、殷冬水副教授、朱萬潤副教授、姚露老師等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教師和來自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法學院等學院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與了此次學術活動。

  郭教授從論文寫作的理論與方法、文獻綜述、基本格式、語言、文章題目和提要等五方面介紹自己研究經驗與方法。

  關于理論與方法,郭教授認為:首先,政治學家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标應該是探索和發現政治現象的發生規律及其權力運行規律和行為模式,具體來說即是要本着獨立、客觀、理性的問題意識和學術态度,探求和發現國家社會現象、事實、問題背後的規律和真理;其次,在學術研究過程中,要堅持理論創新,對研究問題所涉及的各種理論要進行認真梳理、歸類和分析,提出經驗研究的理論框架;第三,要有方法論意識,無論是在經驗研究中所面臨的量化概念的解釋力和經驗事實之間的一緻性檢驗工作,還是在規範研究中對概念、範疇及框架結構的邏輯推理和論證過程,都要恪守嚴謹、系統、有效的方法。大陸政治學學者投稿于國際學術期刊,目前仍面臨三個突出問題:一是沒有将做研究和做項目加以區别,做項目的思維影響了做研究的思維;二是忽視了經驗研究的理論意義的發掘,仍停留在就經驗談經驗的階段,經驗研究缺乏理論分析框架,經驗的理論意義發掘不夠;三是沒有方法支撐,對于不同類型的研究,應遵循相應的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的滞後,無疑是大陸政治學研究成果走向國際學術界的一個障礙。

  關于文獻綜述,郭教授認為,文獻綜述的意義在于辨識和明晰分析框架所涉的各個關鍵要素及其相互關系。靈活、比較的運用高質量文獻來解決學者自身分析框架中的結構性和因果性問題既是一項學術任務,也是一種學術技巧。

  關于論文寫作中的格式問題,郭老師認為:首先要積極回應和遵守期刊方所框序的基本标準和構成規範;其次,要在文章内部形成合乎體例且内容周全的文本成果,不同類型的研究也要注意順序和結構的調整和轉換。

  關于論文語言,郭老師建議,要大量閱讀英文論文,加以借鑒和模仿,逐漸熟悉通則性的學術用語和呈現方式,進而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必要時,可以尋求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師生、同事進行合作。

  最後,對于論文題目和論文摘要,謹記簡練、清楚、字數适當的原則,盡量保證如實還原論文核心問題,并且能夠高度凝練和概括論點及内容。

  講座結束後,郭教授與在場師生進行了友好的互動,解答了聽衆提出的在學術研究和論文發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劉雪蓮副院長對學術報告做了總結。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賀競超

2014年5月22日

2014年5月22日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